釔

釔 (Y)

原子序數為39的化學元素
原子序数39
相对原子质量88.90584
質量數89
3
周期5
d
質子39 p+
中子50 n0
电子39 e-
Animated 玻尔模型 of Y (釔)

物理性质

原子半径
180 皮米
摩尔体积
共价半径
163 皮米
Metallic Radius
162 皮米
离子半径
Crystal Radius
104 皮米
范德华半径
232 皮米
密度
4.47 g/cm³
元素的原子半徑: 釔0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65180195210225240皮米原子半径共价半径Metallic Radius范德华半径

化学性质

能量
質子親合能
967 kJ/mol
电子亲合能
電離能
6.21726 eV/particle
電離能 of Y (釔)
汽化热
367 kJ/mol
熔化热
11.5 kJ/mol
标准摩尔生成焓
424.7 kJ/mol
电子
電子層2, 8, 18, 9, 2
玻尔模型: Y (釔)
價電子2
路易士結構: Y (釔)
电子排布[Kr] 4d1 5s2
1s2 2s2 2p6 3s2 3p6 4s2 3d10 4p6 4d1 5s2
Enhanced 玻尔模型 of Y (釔)
Orbital Diagram of Y (釔)
氧化数0, 1, 2, 3
电负性
1.22
Electrophilicity Index
0.9002558378903806 eV/particle
物质基本状态
物質階段固体
gaseous state of matter
沸点
3,618.15 K
熔点
1,795.15 K
critical pressure
critical temperature
三相點
外表
顏色
银色
外表silvery white
折射率
材料性质
热导率
热胀冷缩
0.0000106 1/K
摩尔热容
26.53 J/(mol K)
比热容
0.298 J/(g⋅K)
绝热指数
electrical properties
typeConductor
電導率
1.8 MS/m
电阻率
0.00000057 m Ω
超导现象
1.3 K
typeparamagnetic
磁化率 (Mass)
0.0000000666 m³/Kg
磁化率 (Molar)
0.000000005921 m³/mol
磁化率 (Volume)
0.0002978
magnetic ordering
居里点
奈耳温度
结构
晶体结构六方晶系 (HEX)
晶格常數
3.65 Å
Lattice Anglesπ/2, π/2, 2 π/3
mechanical property
硬度
体积模量
41 GPa
剪切模量
26 GPa
Young's modulus
64 GPa
泊松比
0.24
音速
3,300 m/s
分类
分类过渡金属, Transition metals
CAS GroupIIIA
IUPAC GroupIIIB
Glawe Number21
Mendeleev Number12
Pettifor Number19
Geochemical Classrare earth & related
親鐵元素litophile

other

Gas Basicity
945.9 kJ/mol
極化性
162 ± 12 a₀
C6 Dispersion Coefficient
allotrope
截面
1.28
Neutron Mass Absorption
0.00059
量子数2D3/2
空间群194 (P63/mmc)

釔的同位素

稳定的同位素1
不稳定的同位素34
Natural Isotopes1

75Y

質量數75
中子數36
相對原子質量
74.96584 ± 0.000322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
β+ p (β+-delayed proton emission)
p (proton emission)

76Y

質量數76
中子數37
相對原子質量
75.958937 ± 0.000322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28 ± 9 ms
自旋1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2001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
p (proton emission)
β+ p (β+-delayed proton emission)

77Y

質量數77
中子數38
相對原子質量
76.950146 ± 0.000218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63 ± 17 ms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99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β+ p (β+-delayed proton emission)
p (proton emission)

78Y

質量數78
中子數39
相對原子質量
77.94399 ± 0.00032 Da
G因數
0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54 ± 5 ms
自旋0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1992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β+ p (β+-delayed proton emission)

79Y

質量數79
中子數40
相對原子質量
78.937946 ± 0.000086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4.8 ± 0.6 s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92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80Y

質量數80
中子數41
相對原子質量
79.93435475 ± 0.000006701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30.1 ± 0.5 s
自旋4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81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81Y

質量數81
中子數42
相對原子質量
80.929454283 ± 0.000005802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70.4 ± 1 s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81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82Y

質量數82
中子數43
相對原子質量
81.926930189 ± 0.000005902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8.3 ± 0.2 s
自旋1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80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83Y

質量數83
中子數44
相對原子質量
82.922484026 ± 0.00002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7.08 ± 0.08 m
自旋9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62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84Y

質量數84
中子數45
相對原子質量
83.92067106 ± 0.000004615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39.5 ± 0.8 m
自旋6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62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85Y

質量數85
中子數46
相對原子質量
84.916433039 ± 0.00002036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2.68 ± 0.05 h
自旋1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1952
宇稱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86Y

質量數86
中子數47
相對原子質量
85.914886095 ± 0.000015182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4.74 ± 0.02 h
自旋4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51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87Y

質量數87
中子數48
相對原子質量
86.9108761 ± 0.00000121 Da
G因數
-0.38 ± 0.04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79.8 ± 0.3 h
自旋1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1940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88Y

質量數88
中子數49
相對原子質量
87.909501274 ± 0.00000161 Da
G因數
-0.105 ± 0.0025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06.629 ± 0.024 d
自旋4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.16 ± 0.03
发现或发明时间1948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89Y

質量數89
中子數50
相對原子質量
88.905838156 ± 0.000000363 Da
G因數
-0.274596 ± 0.00001
丰度
100
放射性稳定同位素
半衰期Not Radioactive ☢️
自旋1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1923
宇稱-

90Y

質量數90
中子數51
相對原子質量
89.907141749 ± 0.000000379 Da
G因數
-0.814 ± 0.004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64.05 ± 0.05 h
自旋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-0.125 ± 0.011
发现或发明时间1937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
91Y

質量數91
中子數52
相對原子質量
90.907298048 ± 0.000001978 Da
G因數
0.3278 ± 0.0016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58.51 ± 0.06 d
自旋1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1943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
92Y

質量數92
中子數53
相對原子質量
91.908945752 ± 0.000009798 Da
G因數
-0.335 ± 0.01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3.54 ± 0.01 h
自旋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 ± 0.02
发现或发明时间1940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
93Y

質量數93
中子數54
相對原子質量
92.909578434 ± 0.000011259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0.18 ± 0.08 h
自旋1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1948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
94Y

質量數94
中子數55
相對原子質量
93.911592062 ± 0.000006849 Da
G因數
-0.12 ± 0.01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8.7 ± 0.1 m
自旋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-0.03 ± 0.03
发现或发明时间1948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
95Y

質量數95
中子數56
相對原子質量
94.912819697 ± 0.000007277 Da
G因數
-0.32 ± 0.06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0.3 ± 0.1 m
自旋1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1959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
96Y

質量數96
中子數57
相對原子質量
95.915909305 ± 0.000006521 Da
G因數
0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5.34 ± 0.05 s
自旋0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1975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
97Y

質量數97
中子數58
相對原子質量
96.918286702 ± 0.000007201 Da
G因數
-0.24 ± 0.02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3.75 ± 0.03 s
自旋1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1970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β n (β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0.055%

98Y

質量數98
中子數59
相對原子質量
97.922394841 ± 0.000008501 Da
G因數
0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548 ± 2 ms
自旋0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1970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β n (β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0.33%

99Y

質量數99
中子數60
相對原子質量
98.924160839 ± 0.000007101 Da
G因數
1.272 ± 0.008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.484 ± 0.007 s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1.55 ± 0.17
发现或发明时间1975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β n (β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1.77%

100Y

質量數100
中子數61
相對原子質量
99.927727678 ± 0.000012 Da
G因數
0.6875 ± 0.0025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940 ± 30 ms
自旋4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77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β n (β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

101Y

質量數101
中子數62
相對原子質量
100.930160817 ± 0.000007601 Da
G因數
1.288 ± 0.008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426 ± 20 ms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1.53 ± 0.17
发现或发明时间1983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β n (β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2.3%

102Y

質量數102
中子數63
相對原子質量
101.934328471 ± 0.000004381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360 ± 40 ms
自旋5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80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β n (β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2.6%

103Y

質量數103
中子數64
相對原子質量
102.937243796 ± 0.000012029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239 ± 12 ms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94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β n (β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8%

104Y

質量數104
中子數65
相對原子質量
103.941943 ± 0.000215 Da
G因數
0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97 ± 4 ms
自旋0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1994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β n (β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34%
2n (2-neutron emission)

105Y

質量數105
中子數66
相對原子質量
104.945711 ± 0.000429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95 ± 9 ms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94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β n (β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82%
2n (2-neutron emission)

106Y

質量數106
中子數67
相對原子質量
105.950842 ± 0.000537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75 ± 6 ms
自旋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97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β n (β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
2n (2-neutron emission)

107Y

質量數107
中子數68
相對原子質量
106.954943 ± 0.000537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33.5 ± 0.3 ms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97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β n (β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
2n (2-neutron emission)

108Y

質量數108
中子數69
相對原子質量
107.960515 ± 0.000644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30 ± 5 ms
自旋6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2010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β n (β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
2n (2-neutron emission)

109Y

質量數109
中子數70
相對原子質量
108.965131 ± 0.000751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25 ± 5 ms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2010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β n (β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
2n (2-neutron emission)
Yttrium sublimed dendritic and 1cm3 cube

歷史

發現者或發明者Johann Gadolin
发现地点Finland
发现或发明时间1789
语源学From the Swedish village, Ytterby, where one of its minerals was first found.
發音IT-ri-em (英语)

來源

相对丰度
地壳丰度
丰度 (海洋)
0.000013 mg/L
丰度 (人体)
丰度 (流星体)
0.00019 %
丰度 (太阳)
0.000001 %
宇宙丰度
0.0000007 %

Nuclear Screening Constants

1s0.8244
2p3.9968
2s10.3778
3d13.6029
3p15.9075
3s15.4485
4d23.0416
4p26.2544
4s24.7364
5s32.7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