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子序数 | 4 |
---|---|
相对原子质量 | 9.0121831 |
質量數 | 9 |
族 | 2 |
---|---|
周期 | 2 |
区 | s |
質子 | 4 p+ |
---|---|
中子 | 5 n0 |
电子 | 4 e- |
原子半径 | 105 皮米
|
---|---|
摩尔体积 | 5 cm³/mol
|
共价半径 | 102 皮米
|
Metallic Radius | 89 皮米
|
离子半径 | 16 皮米
|
Crystal Radius | 30 皮米
|
范德华半径 | 153 皮米
|
密度 | 1.85 g/cm³
|
能量 | |
---|---|
質子親合能 | |
电子亲合能 | -2.4 eV/particle
|
電離能 | 9.322699 eV/particle
|
汽化热 | 309 kJ/mol
|
熔化热 | 12.21 kJ/mol
|
标准摩尔生成焓 | 324 kJ/mol
|
电子 | |
電子層 | 2, 2 |
價電子 | 2 ⓘ |
电子排布 | [He] 2s2ⓘ 1s2 2s2 |
氧化数 | 0, 1, 2 |
电负性 | 1.57
|
Electrophilicity Index | 0.5110145863657444 eV/particle
|
物质基本状态 | |
物質階段 | 固体 |
gaseous state of matter | |
沸点 | 2,741.15 K
|
熔点 | 1,560.15 K
|
critical pressure | |
critical temperature | 5,205.15 K
|
三相點 | |
外表 | |
顏色 | 岩灰
|
外表 | white-gray metallic |
折射率 | |
材料性质 | |
热导率 | 201 W/(m K)
|
热胀冷缩 | 0.0000113 1/K
|
摩尔热容 | 16.443 J/(mol K)
|
比热容 | 1.825 J/(g⋅K)
|
绝热指数 | |
electrical properties | |
type | Conductor |
電導率 | 25 MS/m
|
电阻率 | 0.00000003999999999998 m Ω
|
超导现象 | 0.026 K
|
磁 | |
type | diamagnetic |
磁化率 (Mass) | -0.0000000126 m³/Kg
|
磁化率 (Molar) | -0.0000000001136 m³/mol
|
磁化率 (Volume) | -0.00002328
|
magnetic ordering | |
居里点 | |
奈耳温度 | |
结构 | |
晶体结构 | 六方晶系 (HEX) |
晶格常數 | 2.29 Å
|
Lattice Angles | π/2, π/2, 2 π/3 |
mechanical property | |
硬度 | 5.5 MPa
|
体积模量 | 130 GPa
|
剪切模量 | 132 GPa
|
Young's modulus | 287 GPa
|
泊松比 | 0.032
|
音速 | 13,000 m/s
|
分类 | |
分类 | 碱土金属, Alkaline earth metals |
CAS Group | IIA |
IUPAC Group | IIA |
Glawe Number | 77 |
Mendeleev Number | 75 |
Pettifor Number | 77 |
Geochemical Class | alkaline earth metal |
親鐵元素 | litophile |
稳定的同位素 | 1 |
---|---|
不稳定的同位素 | 11 |
Natural Isotopes | 1 |
質量數 | 5 |
---|---|
中子數 | 1 |
相對原子質量 | |
G因數 | |
丰度 | |
放射性 | ☢️ 放射性元素 |
半衰期 | |
自旋 | 1/2 |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 | 0
|
发现或发明时间 | |
宇稱 | + |
decay mode | 強度 (物理) |
---|---|
p (proton emission) |
質量數 | 6 |
---|---|
中子數 | 2 |
相對原子質量 | |
G因數 | 0
|
丰度 | |
放射性 | ☢️ 放射性元素 |
半衰期 | 5 ± 0.3 zs
|
自旋 | 0 |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 | 0
|
发现或发明时间 | 1958 |
宇稱 | + |
decay mode | 強度 (物理) |
---|---|
2p (2-proton emission) | 100% |
質量數 | 7 |
---|---|
中子數 | 3 |
相對原子質量 | |
G因數 | |
丰度 | |
放射性 | ☢️ 放射性元素 |
半衰期 | 53.22 ± 0.06 d
|
自旋 | 3/2 |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 | |
发现或发明时间 | 1938 |
宇稱 | - |
decay mode | 強度 (物理) |
---|---|
ϵ (electron capture) | 100% |
質量數 | 8 |
---|---|
中子數 | 4 |
相對原子質量 | |
G因數 | 0
|
丰度 | |
放射性 | ☢️ 放射性元素 |
半衰期 | 81.9 ± 3.7 as
|
自旋 | 0 |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 | 0
|
发现或发明时间 | 1932 |
宇稱 | + |
decay mode | 強度 (物理) |
---|---|
α (α emission) | 100% |
質量數 | 9 |
---|---|
中子數 | 5 |
相對原子質量 | |
G因數 | -0.78495333333333 ± 0.0000033333333333333
|
丰度 | 100
|
放射性 | 稳定同位素 |
半衰期 | Not Radioactive ☢️ |
自旋 | 3/2 |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 | 0.0529 ± 0.0004
|
发现或发明时间 | 1921 |
宇稱 | - |
質量數 | 10 |
---|---|
中子數 | 6 |
相對原子質量 | |
G因數 | 0
|
丰度 | |
放射性 | ☢️ 放射性元素 |
半衰期 | 1.387 ± 0.012 My
|
自旋 | 0 |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 | 0
|
发现或发明时间 | 1935 |
宇稱 | + |
decay mode | 強度 (物理) |
---|---|
β− (β− decay) | 100% |
質量數 | 11 |
---|---|
中子數 | 7 |
相對原子質量 | |
G因數 | -3.3632 ± 0.0016
|
丰度 | |
放射性 | ☢️ 放射性元素 |
半衰期 | 13.76 ± 0.07 s
|
自旋 | 1/2 |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 | 0
|
发现或发明时间 | 1958 |
宇稱 | + |
decay mode | 強度 (物理) |
---|---|
β− (β− decay) | 100% |
β−α (β−-delayed α emission) | 3.3% |
B-p | 0.0013% |
β− n (β−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 |
質量數 | 12 |
---|---|
中子數 | 8 |
相對原子質量 | |
G因數 | 0
|
丰度 | |
放射性 | ☢️ 放射性元素 |
半衰期 | 21.46 ± 0.05 ms
|
自旋 | 0 |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 | 0
|
发现或发明时间 | 1966 |
宇稱 | + |
decay mode | 強度 (物理) |
---|---|
β− (β− decay) | 100% |
β− n (β−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 | 0.5% |
質量數 | 13 |
---|---|
中子數 | 9 |
相對原子質量 | |
G因數 | |
丰度 | |
放射性 | ☢️ 放射性元素 |
半衰期 | 1 ± 0.7 zs
|
自旋 | 1/2 |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 | 0
|
发现或发明时间 | 1983 |
宇稱 | - |
decay mode | 強度 (物理) |
---|---|
n (neutron emission) |
質量數 | 14 |
---|---|
中子數 | 10 |
相對原子質量 | |
G因數 | 0
|
丰度 | |
放射性 | ☢️ 放射性元素 |
半衰期 | 4.53 ± 0.27 ms
|
自旋 | 0 |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 | 0
|
发现或发明时间 | 1973 |
宇稱 | + |
decay mode | 強度 (物理) |
---|---|
β− (β− decay) | 100% |
β− n (β−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 | 86% |
2n (2-neutron emission) | 5% |
β− t (β−-delayed triton emission) | 0.02% |
β−α (β−-delayed α emission) | 0.004% |
質量數 | 15 |
---|---|
中子數 | 11 |
相對原子質量 | |
G因數 | |
丰度 | |
放射性 | ☢️ 放射性元素 |
半衰期 | 790 ± 270 ys
|
自旋 | 5/2 |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 | |
发现或发明时间 | 2013 |
宇稱 | + |
decay mode | 強度 (物理) |
---|---|
n (neutron emission) | 100% |
質量數 | 16 |
---|---|
中子數 | 12 |
相對原子質量 | |
G因數 | 0
|
丰度 | |
放射性 | ☢️ 放射性元素 |
半衰期 | 650 ± 130 ys
|
自旋 | 0 |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 | 0
|
发现或发明时间 | 2012 |
宇稱 | + |
decay mode | 強度 (物理) |
---|---|
2n (2-neutron emission) | 100% |
發現者或發明者 | Fredrich Wöhler, A.A.Bussy |
---|---|
发现地点 | Germany/France |
发现或发明时间 | 1798 |
语源学 | Greek: beryllos, "beryl" (a mineral). |
發音 | beh-RIL-i-em (英语) |
1 | s | 0.3152 |
2 | s | 2.08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