錸

錸 (Re)

原子序數為75的化學元素
原子序数75
相对原子质量186.207
質量數187
7
周期6
d
質子75 p+
中子112 n0
电子75 e-
Animated 玻尔模型 of Re (錸)

性质

物理性质
原子半径
135 皮米
摩尔体积
共价半径
131 皮米
Metallic Radius
128 皮米
离子半径
Crystal Radius
范德华半径
216 皮米
密度
20.8 g/cm³
能量
質子親合能
电子亲合能
電離能
7.83352 eV/particle
電離能 of Re (錸)
汽化热
704 kJ/mol
熔化热
标准摩尔生成焓
774 kJ/mol
电子
電子層2, 8, 18, 32, 13, 2
玻尔模型: Re (錸)
價電子2
路易士結構: Re (錸)
电子排布[Xe] 4f14 5d5 6s2
1s2 2s2 2p6 3s2 3p6 4s2 3d10 4p6 5s2 4d10 5p6 4f14 5d5 6s2
Enhanced 玻尔模型 of Re (錸)
Orbital Diagram of Re (錸)
氧化数-3, -1, 0, 1, 2, 3, 4, 5, 6, 7
电负性
1.9
Electrophilicity Index
1.0369041726708592 eV/particle
物质基本状态
物質階段固体
gaseous state of matter
沸点
5,863.15 K
熔点
3,458.15 K
critical pressure
critical temperature
三相點
外表
顏色
灰色
外表silvery-grayish
折射率
材料性质
热导率
热胀冷缩
0.0000062 1/K
摩尔热容
25.48 J/(mol K)
比热容
0.137 J/(g⋅K)
绝热指数
electrical properties
typeConductor
電導率
5.6 MS/m
电阻率
0.00000018 m Ω
超导现象
1.7 K
typeparamagnetic
磁化率 (Mass)
0.00000000456 m³/Kg
磁化率 (Molar)
0.000000000849 m³/mol
磁化率 (Volume)
0.0000959
magnetic ordering
居里点
奈耳温度
结构
晶体结构六方晶系 (HEX)
晶格常數
2.76 Å
Lattice Anglesπ/2, π/2, 2 π/3
mechanical property
硬度
7 MPa
体积模量
370 GPa
剪切模量
178 GPa
Young's modulus
463 GPa
泊松比
0.3
音速
4,700 m/s
分类
分类过渡金属, Transition metals
CAS GroupVIIA
IUPAC GroupVIIB
Glawe Number58
Mendeleev Number57
Pettifor Number59
Geochemical Class
親鐵元素siderophile
other
Gas Basicity
極化性
62 ± 3 a₀
C6 Dispersion Coefficient
allotrope
截面
90
Neutron Mass Absorption
0.016
量子数6S5/2
空间群194 (P63/mmc)

錸的同位素

稳定的同位素1
不稳定的同位素40
Radioactive Isotopes40
Isotopic Composition18762.60%18762.60%18537.40%18537.40%

159Re

質量數159
中子數84
相對原子質量
158.984106 ± 0.000327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自旋1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2006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p (proton emission)
α (α emission)

160Re

質量數160
中子數85
相對原子質量
159.98188 ± 0.000322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611 ± 7 us
自旋4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92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p (proton emission)89%
α (α emission)11%

161Re

質量數161
中子數86
相對原子質量
160.977624313 ± 0.00016093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440 ± 1 us
自旋1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1979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p (proton emission)100%
α (α emission)

162Re

質量數162
中子數87
相對原子質量
161.975896 ± 0.000215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07 ± 13 ms
自旋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79
宇稱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α (α emission)94%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

163Re

質量數163
中子數88
相對原子質量
162.972085434 ± 0.000019897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390 ± 70 ms
自旋1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1979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
α (α emission)32%

164Re

質量數164
中子數89
相對原子質量
163.970507122 ± 0.000058566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719 ± 89 ms
自旋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79
宇稱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α (α emission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

165Re

質量數165
中子數90
相對原子質量
164.967085831 ± 0.000025328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.6 ± 0.6 s
自旋1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1981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86%
α (α emission)14%

166Re

質量數166
中子數91
相對原子質量
165.965821216 ± 0.000094731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2.25 ± 0.21 s
自旋7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78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88%
α (α emission)12%

167Re

質量數167
中子數92
相對原子質量
166.962604 ± 0.000043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3.4 ± 0.4 s
自旋9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92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α (α emission)100%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

168Re

質量數168
中子數93
相對原子質量
167.961572607 ± 0.000033087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4.4 ± 0.1 s
自旋7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92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α (α emission)0.005%

169Re

質量數169
中子數94
相對原子質量
168.958765979 ± 0.000012204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8.1 ± 0.5 s
自旋9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78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
α (α emission)0.005%

170Re

質量數170
中子數95
相對原子質量
169.958234844 ± 0.000012267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自旋8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74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171Re

質量數171
中子數96
相對原子質量
170.955716 ± 0.00003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5.2 ± 0.4 s
自旋9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87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172Re

質量數172
中子數97
相對原子質量
171.955376165 ± 0.000038183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55 ± 5 s
自旋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77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173Re

質量數173
中子數98
相對原子質量
172.953243 ± 0.00003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2 ± 0.3 m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86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174Re

質量數174
中子數99
相對原子質量
173.953115 ± 0.00003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2.4 ± 0.04 m
自旋3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72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175Re

質量數175
中子數100
相對原子質量
174.951381 ± 0.00003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5.89 ± 0.05 m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67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176Re

質量數176
中子數101
相對原子質量
175.951623 ± 0.00003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5.3 ± 0.3 m
自旋3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67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177Re

質量數177
中子數102
相對原子質量
176.950328 ± 0.00003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4 ± 1 m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57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178Re

質量數178
中子數103
相對原子質量
177.950989 ± 0.00003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3.2 ± 0.2 m
自旋3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57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179Re

質量數179
中子數104
相對原子質量
178.949989686 ± 0.00002645 Da
G因數
1.12 ± 0.16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9.5 ± 0.1 m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60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180Re

質量數180
中子數105
相對原子質量
179.950791568 ± 0.000022965 Da
G因數
1.6 ± 0.2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2.46 ± 0.03 m
自旋1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55
宇稱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181Re

質量數181
中子數106
相對原子質量
180.950061507 ± 0.000013471 Da
G因數
1.276 ± 0.028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9.9 ± 0.7 h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57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182Re

質量數182
中子數107
相對原子質量
181.95121156 ± 0.000109483 Da
G因數
0.40571428571429 ± 0.0085714285714286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64.2 ± 0.5 h
自旋7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50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183Re

質量數183
中子數108
相對原子質量
182.950821306 ± 0.000008625 Da
G因數
1.2632 ± 0.006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70 ± 1.4 d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50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ϵ (electron capture)100%

184Re

質量數184
中子數109
相對原子質量
183.952528073 ± 0.00000459 Da
G因數
0.84333333333333 ± 0.016666666666667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35.4 ± 0.7 d
自旋3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40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+ (β+ decay; β+ = ϵ + e+)100%

185Re

質量數185
中子數110
相對原子質量
184.95295832 ± 0.000000879 Da
G因數
丰度
37.4 ± 0.05
放射性稳定同位素
半衰期Not Radioactive ☢️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2.07 ± 0.05
发现或发明时间1931
宇稱+

186Re

質量數186
中子數111
相對原子質量
185.954989172 ± 0.00000088 Da
G因數
1.734 ± 0.003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3.7185 ± 0.0005 d
自旋1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39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92.53%
ϵ (electron capture)7.47%

187Re

質量數187
中子數112
相對原子質量
186.955752217 ± 0.000000791 Da
G因數
丰度
62.6 ± 0.05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41.6 ± 0.02 Gy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1.94 ± 0.05
发现或发明时间1931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α (α emission)0%

188Re

質量數188
中子數113
相對原子質量
187.958113658 ± 0.000000792 Da
G因數
1.783 ± 0.005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7.005 ± 0.003 h
自旋1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39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
189Re

質量數189
中子數114
相對原子質量
188.959227764 ± 0.000008793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24.3 ± 0.4 h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63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
190Re

質量數190
中子數115
相對原子質量
189.961800064 ± 0.000005227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3 ± 0.2 m
自旋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55
宇稱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
191Re

質量數191
中子數116
相對原子質量
190.963123322 ± 0.000011019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9.8 ± 0.5 m
自旋3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63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
192Re

質量數192
中子數117
相對原子質量
191.966088 ± 0.000076 Da
G因數
0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15.4 ± 0.5 s
自旋0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0
发现或发明时间1965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
193Re

質量數193
中子數118
相對原子質量
192.967545 ± 0.000042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99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

194Re

質量數194
中子數119
相對原子質量
193.970735 ± 0.000215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5 ± 1 s
自旋1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1999
宇稱-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
195Re

質量數195
中子數120
相對原子質量
194.97256 ± 0.000322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6 ± 1 s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2008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100%

196Re

質量數196
中子數121
相對原子質量
195.975996 ± 0.000322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2.4 ± 1.5 s
自旋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2008
宇稱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

197Re

質量數197
中子數122
相對原子質量
196.978153 ± 0.000322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2009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

198Re

質量數198
中子數123
相對原子質量
197.98176 ± 0.000429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自旋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2009
宇稱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
β n (β-delayed neutron emission)

199Re

質量數199
中子數124
相對原子質量
198.984187 ± 0.000429 Da
G因數
丰度
放射性☢️ 放射性元素
半衰期
自旋5/2
nuclear quadrupole moment
发现或发明时间2012
宇稱+

decay mode強度 (物理)
β (β decay)
Rhenium single crystal bar and 1cm3 cube

歷史

發現者或發明者Walter Noddack, Ida Tacke, Otto Berg
发现地点Germany
发现或发明时间1925
语源学Latin: Rhenus, the Rhine River.
發音REE-ni-em (英语)

來源

相对丰度
地壳丰度
0.0007 mg/kg
丰度 (海洋)
0.000004 mg/L
丰度 (人体)
丰度 (流星体)
0.0000049 %
丰度 (太阳)
0.00000001 %
宇宙丰度
0.00000002 %

Nuclear Screening Constants

1s1.4522
2p4.438
2s19.5902
3d13.5453
3p21.5655
3s22.3515
4d36.9456
4f39.0752
4p34.6268
4s33.6436
5d57.617
5p52.856
5s50.643
6s64.884